-
【2022年邳州市招商】江苏技术合同交易:三千亿背后的创新动能
江苏技术合同交易:三千亿背后的创新动能 一、交易规模:创新成果转化的量质双升 2021 年,江苏省技术合同登记 82555 项,成交额 3013.56 亿元,同比增长 29.02%,首次突破三千亿元大关,总量稳居全国第三。其中,技术开发合同占比 51.08%,成交额 1539.26 亿元,显示出江苏在研发领域的强劲实力;技术转让合同成交额 545.09 亿元,增长 47.81%,体现科技成果商业化的加速推进。 从技术领域看,先进制造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位居前三,成交额分别为 973.01 亿元、692.46 亿元和 421.39 亿元,占比超 69%,与江苏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群高度契合。南京、苏州、无锡三市成交额占比 58.59%,成为技术交易核心区,其中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超 900 亿元,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优势,形成 “研发 — 转化 — 产业化” 的完整链条。 二、创新要素:知识产权与区域协同的双重驱动 涉及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 1329.85 亿元,占比 44.13%,其中专利交易 674.47 亿元,显示知识产权转化的活跃态势。江苏积极推动专利导航产业发展,在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高价值专利,2021 年新增 PCT 国际专利申请超 1 万件,同比增长 15%。 区域协同方面,江苏与上海、浙江、安徽共建长三角技术交易市场,2021 年跨区域技术合同成交额超 500 亿元,占全省 16.6%。南京与上海共建研发飞地,推动紫金山实验室成果在上海张江转化,苏州工业园与深圳高新区建立技术交易互通机制,吸引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落地项目超 30 个。 三、政策支撑:从平台建设到资金保障 江苏依托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,创新 “揭榜挂帅” 等服务模式,2021 年发布技术需求超 1 万项,促成合作项目超 2000 个。同时,设立 10 亿元技术转移基金,对高校、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给予最高 500 万元奖励,推动东南大学、南京大学等高校的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提升至 50%。 在金融支持方面,推出 “苏科贷”“知识产权质押贷” 等产品,2021 年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超 1500 亿元,其中技术合同质押融资占比超 20%。苏州试点 “技术交易 + 供应链金融”,企业可凭技术合同获得最高 3000 万元贷款,惠及企业超 500 家。 四、产业影响:从技术突破到集群升级 技术交易的活跃推动了产业升级,2021 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 47.5%,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18%。在先进制造领域,南钢的智能焊接技术通过技术交易实现产业化,带动省内 5 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升级,生产成本降低 12%;在生物医药领域,恒瑞医药通过技术转让引进国外创新药品种,研发周期缩短 2 年,相关产品上市后年销售额超 10 亿元。 中小企业成为技术交易的重要参与者,2021 年全省中小科技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占比超 40%,同比增长 35%。徐州贾汪区通过技术交易平台引入高校的环保技术,帮助 20 家传统企业转型,年产值增长超 20%。 五、未来展望:向万亿级技术市场迈进 江苏计划到 2025 年,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 5000 亿元,其中知识产权交易占比超 50%,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交易中心。重点推动长三角技术要素市场一体化,探索跨境技术交易规则,吸引全球创新资源集聚。 通过持续优化政策环境、强化平台功能和深化区域协同,江苏将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,让技术交易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,为建设科技强省和制造强省提供有力支撑。
2022-03-07
-
【2022年徐州招商】徐州市全力构建高效现代交通物流体系
徐州市全力构建高效现代交通物流体系 一、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布局 近日,国家五部门联合印发《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“十四五” 发展规划》,明确提出将推进 120 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,徐州市名列其中。这一规划的实施,标志着徐州市在全国交通物流网络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,为全市构建高效现代交通物流体系提供了重要机遇。 二、2021 年交通物流发展成效 根据徐州市交通运输局最新数据,2021 年,徐州公路、水路货运周转量稳步增长,邮政业务总量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8.3% 和 22.03%。陆港枢纽功能持续提升,搭建了徐州港电子商务平台等一批物流信息平台,实现了物流信息的高效流通和共享。航空物流方面,完成航空货邮吞吐量 8190 吨,新开中欧班列线路 3 条,开行班列 411 列,开行总量突破千列大关,有力地支撑了徐州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,提升了徐州在 “一带一路” 建设中的节点作用。 三、交通物流体系构建措施 徐州市将以入选国家物流枢纽为契机,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,优化物流网络布局。在铁路方面,推进高铁和普速铁路建设,提升铁路货运能力;在公路方面,完善高速公路网络,提高公路运输效率;在水路方面,加强港口建设,提升内河航运能力;在航空方面,扩建机场设施,开通更多国际货运航线。同时,推动多式联运发展,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协同,降低物流成本,提高物流效率。此外,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,利用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技术,打造智慧物流平台,提升物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。 徐州市构建高效现代交通物流体系,将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,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。未来,全市将继续加大投入,完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,优化营商环境,吸引更多物流企业和项目落户,推动交通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,为全国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贡献徐州力量。
2022-02-22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